当前位置: 首页 > 家教文摘 > 千万不要用补偿心理对待孩子

千万不要用补偿心理对待孩子

2015年12月16日 11:22:30 访问量:153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表述:如果我将来有了孩子,我一定不让他走我的路孩子千万不要像我一样……”于是,教育孩子不从实际出发,总是带着莫名其妙的补偿心理,影响了孩子的发展。

有的成年人小时候受到父母的忽视、拒绝、惩罚后,焦虑、悲伤、恐惧的情绪会深深印在脑海中。为人父母后,一旦发现自己在拒绝孩子,或孩子的表现类似自己的经历时就会不寒而栗,本能地终止正在发生的事情。这样,父母向孩子传递的信息是:孩子不用为错误而受到惩罚。这种矫枉过正的行为让孩子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后果感到迷惑,不利于孩子对社会规则的学习。

类似心理补偿的行为还有:因为自己小时候的考试焦虑而放纵孩子逃学、逃避考试,脱离自己的客观条件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等等。这使孩子回避了成长过程中的痛苦,造成孩子对他人感受不敏感,社会适应困难。而且,孩子认为这一切都是应该的,他们天然就是一个对父母的掠夺者,而不思回报。

有的父母要求孩子去参加各种兴趣班,报考某所学校等等,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剥夺了他们决定自己发展方向的权利,孩子缺乏规划人生的动力和追求兴趣的勇气。在满足了父母的要求以后,孩子会由于失去目标而变得迷茫。一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出现厌学,毕业后啃老、不工作都与此有关。

由于通过孩子进行心理补偿的过程几乎是一个自动化过程,常常不被父母意识到,有时即使意识到了也被认为是理所应当,因此更值得为人父母者警醒。

 

编辑:张淑娜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新乐市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