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让孩子顺利找到归属感

让孩子顺利找到归属感

2016年06月21日 17:45:19 访问量:155

每个人都有决定铸就强烈归属于某个地方、某个群体的需求,孩子也不例外。也许孩子会自己的这一潜在需求不自知,不会向家长表达自己的需求,但是妈妈们作为一个成人可以用自己的切身感受来设身处地地为孩子设想他的需求。而往往这些需求正是家长们容易忽略的地方。

有一位苦恼的家长曾经向儿童心理学教育工作者写过这一一封信诉说自己在教育孩子时遇到的困难:

老师,你好!

我的孩子今年9岁,即将就读小学四年级。但是孩子很贪玩,一点都不爱学习,回到家就打开电视看动画片,不写作业。现在放暑假了,孩子成天都不着家,在外面和伙伴们四处玩耍,一整天都见不着人影儿。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基本没有怎么写。孩子不写作业,不听话,爱撒谎,还跟大人顶嘴不认错!有时候孩子实在调皮得让人生气,我就动手打他了,没有想到孩子不仅不怕,还骂人,甚至还手。我实在管教不了这孩子,总觉得这么下去天不怕地不怕,哪天就惹出个事儿来,孩子对世界没有敬畏,指不定某天做出什么无法弥补的错事,现在越想越觉得害怕!现在我们都不答他了,只有实在太生气才打他。也许是一起打孩子打太厉害了,孩子才出现这么过激的行为吧?您说孩子这样应该怎么办啊?该怎么管教这孩子呢?谢谢了!

一位苦恼的家长

中国有句古话是“黄金棍下出人才”,多少年来这句话一直作为父母教育孩子的传统教育法宝。然而父母要做到的是用心去了解孩子的心理,打孩子可能出现的最大弊端便是孩子归属感的缺失或转移。妈妈对孩子打骂的次数太频繁,打骂的程度太严重,孩子会渐渐排斥妈妈,心不再和妈妈贴在一起,认为自己的归属感不在妈妈这里,从而把归属感转移到其他地方去。成人的心理核心是安全感,而孩子的心理核心是归属感,孩子所必需的吃饭穿衣他自己解决不了,所以他必须有归属,孩子的归属感在谁那儿,他就愿意听谁的话。孩子不听话,正是归属感缺失的迹象。

孩子出生后最初的需求只限于父母带给他的爱,然而孩子一天天长大,开始接触到除父母以外的朋友、群体和机构,开始有自我意识。这时候,孩子通过归属感属于某个群体,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在群体活动和他人的交往中形成对自我的认识。孩子一旦归属于某个群体,便意味着这个群体也需要他,接受他,这会为孩子判断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该如何行动提供指引。如果男孩子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觉得自己既不归属于家庭,也不归属于学校,觉得自己被人嫌弃,他就可能到别的什么地方寻求接纳并获得归属感。为了让孩子顺利找到归属感,家长们得采取一些施爱小技巧。

培养孩子的归属感,首先要培养他对自己家庭的认同感。第一,家长要试着寻找机会多跟孩子交流,主动分享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让孩子对家长产生认同心理。你会发现,在某个瞬间,孩子突然对你敞开心扉。其次,偶尔给孩子讲讲自己家族的故事,让孩子了解自己与家长的渊源,对自己的家庭产生兴趣。凡是举行家族活动时,尽可能让孩子参加,不要因为孩子小不懂事,给大人添乱,放弃了让孩子融入到家庭里来的宝贵机会。

其次,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培养孩子对学校的认同感十分必要。第一,家长可以多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社团大型活动,例如义卖会、音乐会等,让孩子在学校中找到归属感。其次,平时多留意孩子的言行,当发现孩子有太多的独处时间时,建议孩子加入一些社交俱乐部,或者某个兴趣团体,避免孩子出现“孤独”的征兆。再次,老师对学生要做到尊重,让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是班里平等的一员,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受到大家的重视。

最后,孩子最终要走向社会,培养孩子亲社会的态度显得十分重要。父母应帮助孩子弄清时尚和服装何以会成为人们归属感的标志,给孩子以经济上的帮助,让他“融入其中”,并不是一直打压孩子的跟风的追求,因为这恰好是孩子寻求归属感的表现。

编辑:张淑娜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新乐市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