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活动 > "大量阅读 自主作文"研究结题报告

"大量阅读 自主作文"研究结题报告

2007年04月11日 11:50:39 来源:新乐市实验小学 访问量:989



                                                                                            新乐市实验小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1、心理学研究表明: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作文是外化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通过阅读记忆,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表达才具有心理前提。此外,阅读还能为作文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形式。作文又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模仿的需要,从而带动阅读,促进阅读。
    2、《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生作文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写自己想说的话""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阅读任何文章,主要在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而在真正地理解的同时,咱们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然有所领会,可以作为练习写作的借鉴。
    3、从信息论角度讲,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取决于有效信息的多少,大量阅读和教师及时的指导、点评,可以帮助学生扩展信息的传送渠道,使学生不断获取信息。
    我校承担的小学生"大量阅读,自主作文"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这个课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让学生大量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知识和丰富的词汇,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自由作文"主要是让学生"找真、说真、写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童心感应世界,用"我手写我口",用笔反映善良、美好的愿望。
    二、课题准备工作及研究计划:
    1、素质教育的呼唤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社会、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将人的素质要求提高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新的时代呼唤教育要快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语文学科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最有效的学科之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速度和质量。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虽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读写能力较差,害怕写作文。它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进而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程。
    2、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对小学生"大量阅读,自由作文"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已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如山东省的小学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杨初春老师的"快速作文教学法",姚竹青老师的"快乐作文教学法"等,都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大量阅读,自主作文"的有效性,效果较好。
    3、存在问题及争议
    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1)学生害怕作文,视作文为畏途;(2)作文教学重形式轻内容;(3)小学生作文的"思想性"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4)学生不善于观察和积累,无物可写、无事可写;(5)写作缺乏互动交流;(6)缺乏语言的积累。
    4、课题研究创新点与突破点
    "读写结合"是该实验的核心,"大量读写"是贯穿始终的主脉。课内读写和课外读写相结合,课内读写抓好审题、组材、立意、谋篇、表达五个环节,重在"读中学写",带有模仿性质,近期效益突出。课外读写则是切实加强积累词语、掌握作文知识和丰富作文材料这三个方面,是大环境中的读写结合,不急功近利,追求全面素质的提高。课内的读与课外的读相结合,课内指导课外,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课内的写与课外的写相结合,读书笔记可以把课外阅读中吸收的营养转化为作文的语言、材料等,体现作文的训练过程。因此,对作文有"营根固本"的作用。总之,它们相辅相成,形成了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发展情感的大语文教育氛围。
    为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我们对学生的训练做到从说到写,由片断到成篇作文,由仿到创,由创到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自由表达等。
    5、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3--2006.7)
    1、组建研究小组,制定研究方案。
    2、开展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明确研究目的。
    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06.9--2008.7)
    1、各年级按计划进行研究。
    2、对研究进程以及有关情况进行调控,使研究不断趋于完善。
    3、研究中即使直接研究情况。
    第三阶段:成果总结阶段(2008.9--2009.1)
    1、自己研究人员撰写研究报告。
    2、全面总结研究课题研究情况,撰写研究报告,申请验收。
    三、课题的组织实施
    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校课题组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教科研管理制度
    为保证课题实验顺利、有效开展,学校制定了《教育科研中远期规划》、《教育科研工作考核细则》、《教育科研奖励制度》,专门设立教科室,由校长主抓教科研工作,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为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定期开展教科研活动
    课题组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研讨会,实验教师积极总结、发言,交流自己的研究情况。每月还组织一次课题阶段性总结,实验教师实事求是地对自己一月的工作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共同探讨,相互借鉴先进经验。我们还邀请上级科研部门的专家进行指导,并结合实际,及时制定下个阶段的研究措施。同时,实验教师每月都要进行集体备课,选定一位教师上观摩课,及时听评,相互交流。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课题实验阶段性汇报,请有关部门的专家对课堂教学进行现场指导。
    3、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先后派教师到外地听课,学习先进经验,以便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大胆改革创新。
    4、领导重视
    学校领导对课题实验的实施非常重视,经常深入课堂听评课,为实验教师聘请科研骨干、老教师到校听课指导,派实验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为课题组提供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四、实验的基本过程
    1、基本思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是吸收,作文是表达。"古人也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有人曾问吕淑湘先生的语言功底是怎样形成的。他说:"得益于课外阅读。"教育心理学认为:13岁以前是儿童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多背点经典,可以作为一种终生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因此,我们认为,大量阅读,积累语言材料,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要想让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并且有所创新,就必须加强学生自主作文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根据生活经历自主拟题,采用自由表达的习作形式,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可以编故事,谈幻想,倾述心里话,写顺口溜等。只要教师的思想解放,少一些限制条件,学生就会放开胆子,流露真情实感。让学生自由作文,实施开放式的作文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学科与学科间的相融合、学校与家庭社会自然界相融合以及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融合的广大空间,让学生在全方位开放的作文教学的空间里自由驰骋,得到良好的训练和提高。
    2、主要方法与途径: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坚决杜绝形式主义,把各项工作落在实处。主要运用等组实验法,通过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书目、作文心态、表达能力、选材能力、创新精神等素质的分析对比,找出一种比较合适、有效、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作文教学法进行推广实验。实验中同时还运用调查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座谈法等进行研究。
    在阅读方面,我们首先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活动促阅读。
    在习作方面,我们采用读写结合,鼓励学生写阅读笔记,写循环日记,新闻日记,办班报等。在读书中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心中感受,积极参与投稿和征文比赛,增强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一)、大量阅读是快速作文的坚实基础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可见,阅读量对写作的影响是直接的,阅读量越多,对写作的影响也越大。"大量读写,快速作文"教学的根基恰恰是大大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没有大量阅读,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徒有想象而已。
    (1)、大阅读课的落实
    每周连续三节课连排的大阅读课,雷打不动,第一、第二节为自由读,但不是无目的的自由,教师一要上好课外阅读辅导课:如读物推荐、读法指导、读后叙述、交流评论,二是要与课内阅读训练重点配合好,定下必要的要求,当然大阅读首先必须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所以要求不能过多过死,否则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
    "必要"的要求
    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科幻故事、童话、寓言、科普作品等。
    目录启读法、目标导读法、搜寻资料法、摘抄法、归纳法、感想法等。
    谈天说地(个人叙述)、小组叙述、全班叙述、开故事会等。
    心得交流、笔记交流、生生评论、师生评论、教师评论等。
    当课内阅读训练为归纳文章主要内容时,大阅读课则强化阅读后的归纳训练等。
    第三节课做读书笔记,指导各类读书笔记的做法。
    (2)、大阅读课的延伸
    大阅读课带来的魅力正如该班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下的:我吃饭的时候拿着书,走路的时候拿着书,甚至连睡觉也要把书放在枕边,妈妈说我快成"书虫"了。的确,书是我的精神食粮,我一刻也离不了书了。写得多好,实验实施不到一个月,全班80%的同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觉地在课外(国家规定的教学时间之外)投入到阅读中去,并且"不动笔墨不读书"(勤做读书笔记),这里的量是无法估计的,这种大量完全是自觉自愿的,与"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毫不相干。
    (3)、阅读与活动
    当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觉行为时,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种内化的过程必将要以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达成愉悦和成就感,而作为外在形式的丰富多样的载体,如读书笔记、手抄报、摘抄、谈天说地、故事会、知识竞赛等又会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大量地吸收、内化。
    (4)、激励
    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尽情遨游书海时,当学生记下琳琅满目的笔记时,当五彩缤纷的手抄报呈现在你的面前时,当他们在讲台前侃侃而谈、在竞赛中龙腾虎跃时,笔者没有忘记激励,设立了"读书笔记优秀奖""读书笔记进步奖""谈天说地能手""优秀手抄报员""小书迷""小博士""小科学家"等等奖项,每学期人均获奖8次,最少的也获奖2次。健全的激励制度是增强学生信心和勇气的源泉,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美妙的情感因素。
    大量阅读产生了巨大的效应:(1)为作文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该班学生作文中常见来自课外阅读的词汇、句式和修辞等。(2)为作文积累了大量的思维材料。"文成于思",思源于学,学生凭借一系列的阅读材料,会不断地进行思考,从而使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独立性、深刻性得到加强和发展,使认识水平不断提高。(3)为作文积累了大量的写作材料。学生作文的大部分材料来自阅读,如《书,我的好朋友》《我所敬佩的一位伟人》《当国旗升起来的时候》以及一些读后感等。(4)为作文积累了大量的作文知识。如怎样开头、结尾,怎样组织材料、确定详略,怎样过渡、照应等作文知识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大量阅读。(5)为作文积累了健康的人文情感。往往一本好书,使一个人的生命从此放出光彩。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学生的认识逐步提高,思想逐步深刻,情感逐步升华,他们从名人名言中悟出人生的真谛,从童话寓言里辨别真善美假丑恶,从科学家的经历中寻求成功的秘诀。从此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比拟的。
    (二)、大量练笔是自主作文的有力保证
    读了不会应用,等于不读。作文就是要把自己所读的各篇文章中的笔法取出来,写作文章。倘使不读,那是决计不会做的。倘使读了而不练作文,就等于不读。这样看来,读写有连带的关系,所以应该兼顾并重。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同时,练笔是绝不能少的。
    (1)、练笔与大阅读课相结合
    1.做好读书笔记(设有专用本)。
    读书笔记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摘抄型。摘抄名言警句、优美片断、自然科学知识等。这虽不算作文,但是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作文材料。
    归纳型(提纲型)。写出文章的要点或故事的梗概。它是分析与综合思维形式的具体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布局谋篇的能力。
    感想型。即读后感,表达方式有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它具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交叉使用的特点,是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评价型。就是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人和事,由学生自己评价其好与坏、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等,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创造型。即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情节和线索,经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新情节、新故事,比如,扩写、续写等,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2).充分利用阅读时积累的作文材料和写作知识作文。
    如学生阅读了《上下五千年》,这里有丰富多彩的史实,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有生动形象的人物,有恢宏壮大的场面,有具体感人的细节等,当这些在学生的脑中还存有鲜活的印象时,可命题:《我最钦佩的历史人物》《自古英雄出少年》《一个传说给我的启示》等,这无疑是一次记事、写人、场面、细节描写的直接迁移的练笔。又如,写《当国旗升起来的时候》,在指导观看升国旗仪式的基础上,指导阅读《上下五千年》《中国革命烈士的故事》《当代科学家的故事》《行进中的中华民族》等等,有了丰富的作文材料,加上合理运用(指导如何由场面到联想的过渡,如何抒情等),这篇作文自然会纵横古今、浮想联翩、感情激荡,变得充实、生动起来。
    (3).利用由阅读活动带来自身体验的材料作文。
    如《我和阅览室》《我爱大阅读》《我爱办小报》《读书笔记与我》《我喜欢谈天说地》《教学实验开始以后……》等等,有了切身的经历,这些作文便会十分顺畅地从学生的笔端写出。
    (二)练笔与语文课相结合
    由于将"自由读写"纳入课内,用于课堂教学的时间相应减少,因此语文课的教学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笔者的思路是:教师精讲,学生多练;读中学写,举一反三。
    (1).优化课堂教学。
    以导为主。每节课教师讲授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不少于20分钟。
    以读为主。字、词、句、点(标点)教学步步落实,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等训练按课后习题要求课课达标。
    以学生为主。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争取每堂课都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学有余味。
    (2).挖掘教材中"写"的因素,迁移运用。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要实现两个回合,一个是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一个是掌握思想内容是怎么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这第二个回合即是挖掘"写"的因素的过程。所以,要使练笔真正与阅读课融为一体,就必须对教材有全面的、正确的分析和处理,甚至进行二度创作,做到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活动、场面描写等随着课文的教学有个统筹的安排。
    以第九册的写人作文为例:教材的要求只两次,分别是《我熟悉的人》和《我的老师》。第五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人物的言行反映人物的特点。第八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分辨文章的详略。其余各单元的阅读和作文训练均与写人作文无大关系。但仔细挖掘,会别有洞天。《狼牙山五壮士》的"五壮士"的形象塑造,主要通过他们的行动揭示出人物的精神品质。《草船借箭》则随着事态的发展、细节的描写,人物的性格才得以完整体现。第三单元的《再见了,亲人》的他人转述法,第四单元的肖像、联想描写。只要用心,就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那么写作的安排就"见缝插针",反复训练《我的妈妈》《我的爸爸》《我的同学》《我的老师》……直到快速作文《我的××》。每一次训练都有不同的要求(如选材、开头、结尾、安排材料、言行描写等不尽相同),也就有不同的收获,写人作文通过一学期这样活学活用的训练,水平一定会有很大提高。
    (3).重视读写结合时学生实际生活的体验。
    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实现由读到写这个作文过程的桥梁,忽视了它,表达无从下手,所以这也是解决学生作文描写不具体的重要途径。如,教学《桂林山水》时,仿造写水的段式来写新乐公园的景色。学生的脑中一定要有新乐公园的优美景色的印象,那河、那花、那树……教学《飞夺泸定桥》的"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这段文字时,要求写一体育运动片段,用上5~7个动词。那么学生的脑中就要有跑步、跳高、跳远、扔铅球等体育运动的场面,还要有切身的体验。所以,在每一次习作时,事先都考虑了学生的生活储备情况。久而久之,不仅"读中学写"落到实处,还培养了学生乐于观察生活、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
    (三)练笔与生活相结合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无法替代学生的生活,更无法窥视每个学生每天的生活,怎样使学生的生活在他们的笔端流淌呢?那就要训练学生的一双慧眼,使其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捕捉素材。我们的做法有两点:一是写题材日记或观察片段;二是反馈及时,表扬得当。每日选取生活中小、真、新的事,写成短小的题材日记,课上检查,肯定优秀的,鼓励不足的,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信息库。观察片段是指选取生活中你认为有内容可写的一个片段,可以是一段对话、一幅肖像描写、一个活动场面、一个生活细节等等,要求写得真实、细腻、生动。优秀的片段描写挂着老师的大红"优"字在学生中间流传阅览,这种无声的表扬激励着学生更加用心地观察自己身边的一切。
    (四)练笔与指导相结合
    目前常见的作文教学现象是教师只抓两头:"作前指导"和"作后批改",两头若抓得好,也无可厚非,但是,"作前指导"变成定框架,作后批改无效益,而且教师对作文的过程不闻不问,每一步都没有做到位,这是学生作文提高不快的重要原因。学生不知道作文的程序怎样,不懂哪些环节重要,要详写,每次作文只按照已有习惯,马马虎虎走过场,一次作文并无多少进步。所以笔者以为教师要参与指导学生作文的每个环节。如:指导选材,而后立意、试写,如何吸取佳作的优点修改自己的作文等。有的阅读作文可先教给一些模式:如写读后感:何时何地看了一本什么书,心情如何,书的大概内容,最感动的是哪里,联系自己的生活……又如,写《当国旗升起来的时候》,升国旗仪式的场面描写,瞻仰国旗时的心情,联想到的人和事,抒情……模式的积累亦可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研究成果
    1、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了许多阅读方法和习作方法,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实验班三年级学生在期末时,30分钟内写出不少于300字的习作,达到四年级水平。四年级学生在期末时,40分钟内能写出不少于400字的习作,达到五年级水平。五、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自由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想。阅读为习作打好了基础,在广泛的阅读中学生的阅读兴趣普遍提高。有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形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在读书中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学生每学期的阅读量能达到100万字。丰富的阅读使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这个实验中,兴趣始终起着重要作用。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能使大脑皮层处于优势兴奋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将主动的、愉快的、高效的自由读写。比如实验前五年级一班学生把阅读列为第一兴趣的占20%,实验后达90%;对作文感兴趣的实验前仅占4%,实验后达86%。们对阅读有兴趣、对作文、生活、对万事万物充满了兴趣,充满了积极探索的强烈欲望。可以说,实验过程使学生本该有的纯真、好奇、聪颖和创造力得以尽情地发挥、展示。由兴趣而演变为热爱,由热爱而生体察、感悟、抒怀。这些积极、健康、高尚的人文情感,不正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吗!
    全校学生习作有一百多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和获奖,学校综合学生的发表、获奖作品。汇编成了一本作文集<童年,一个五彩的梦〉
    2、实验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随着课题实验的深入、有序地开展,学生阅读量大了,习作水平提高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凡是参与这项实验的教师,无一例外的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教师尝到了实验的甜头,看到了教学改革的希望,进一步坚定了信心。同时随着课题实验的深入,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分别有2名教师成为省级骨干教师,4名教师成为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师论文有80余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和获奖。
    当然,我们的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多指导。
 

 

编辑:安雅琼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新乐市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