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多年,我越来越感觉到课堂就是一方舞台,要使节目精彩夺目、吸人眼球,就要看导演如何精心设计与打磨,而教师就是这关键人物导演。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让学生恋上我的数学课,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
记得波利亚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讨厌数学的数学教师教会了学生如何讨厌数学。每当想起这句话,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感叹:那么热爱数学的教师呢?他不仅要让学生学好数学,而且要让他们热爱数学,恋上数学。我就要做让学生热爱数学、恋上数学的践行者。
要让学生恋上数学课,首先要让学生对数字产生兴趣。
带一年级的时候,我的目标是让学生感受数的含义,初步建立数感。在每段认数教学中,我都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找一找、猜一猜,让学生在丰富的呈现形式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我也经常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一步步走进变幻无穷的神秘的数学王国,在这个王国里采摘甜蜜的果实。一次,我将事先准备好的10个纸苹果贴在黑板上,然后请两位同学当助手,送给第一个孩子3个,又送给第二个孩子5个,还剩几个?请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并说出算式。大家都说得很好,接着我让学生自己上台来拿苹果,想拿几个就拿几个,然后用算式表示出来。孩子们的积极性可高了,演员选好后,自编自演还自己配音解说,最后将算式和结果写在黑板上。“老师,编个连加算式行吗?”“可以,只要是10以内的都可以。”“老师,我想编加减混合算式。”“行。”这样一次次选上来的算式各不相同,教室里一片欢笑,一片惊喜,一片播种,一片收获。
天才教育家塞德兹建议,不要胡乱给孩子灌输术语和公式,而要诱导他们自由地发挥出天才潜在的能力。孩子们在增加和拿走苹果的过程中,愉快地理解了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等术语,品味到了数学的乐趣,这不正是我想要的恋上数学吗?
我一直认为数学课是严谨的,但数学课不应该是严肃的。没有笑声怎么是一堂好的数学课呢?我一定要让学生恋上数学的欢乐课堂。
在教学除法的应用时,难点就是对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问题结果要正确判断“进一”或“去尾”。第一个问题“6人做1张长椅,47人至少需要几张长椅?”学生看完题目,学生笔算后得到不同的结果。有的是“47÷6=7(张)……5(人),也就是7张长椅”,有的是“47÷6=7(张)……5(人),7+1=8(张)”。正当大家有所争论的时候,我说:“这剩下的5人是不是都和老师一样,在教室里站着啊!”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一下子理解了“进一”的含义。
我接下来,给出另一个题目“有11米布,每2米做一条裤子,能做几条裤子?”,学生马上回答道“11÷2=5(条)……1(米),5+1=6(条)”因为受到前面一题的影响,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当学生得意的时候,我笑着说:”这6条裤子有一条可能只有一条腿,谁想穿啊?”学生想了一下,开心地点了点头。这一难点,就在轻松愉快中解决了。
我是导演,但我不是主演,课堂不是我一个人的,我经常对学生说“你们的地盘,你们做主”。学生之间不管在年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等都较为相近,让学生自己当老师,学生之间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习兴趣自然会更好。
我经常找学生当小老师讲解某一道题目,如果在讲解的过程中,小老师遇到了不会的问题或者中途出现错误,就可以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答案后,再让优秀的学生进行讲解工作。这种方式有助于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还能提高学生的表达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果题目比较难,在上课前,可以先让学生查找有关的资料,将难点拿下来。小老师需做好课前工作,然后再上课讲解。学生若在讲解过程中有不懂的问题,则大胆举手问,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胆怯的心理,而小老师又能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我只需要进行相应的指导,使得学生的课堂变得有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恋上数学课堂。
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在数学课堂中,我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才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课堂时间有限,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知识巩固、积累、实践和创新的天地。我经常布置实践性作业,比如让学生随妈妈上街买菜感知1千克、500克有多重;或让学生实际测一下教室的长、宽和高,以及自己的身高体重,父母的身高体重。这样的实践作业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而恋上数学。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我心中孕育着一个美好的梦想,希望实小的每位学生都能扎扎实实地学好数学,恋上数学,更希望他们能成为明天的数学人才。
我在让学生恋上数学的路上一直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