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篮球架子效应

篮球架子效应

2016年12月22日 08:31:48 访问量:464

缺乏把事情做到底的习惯,是许多孩子的通病。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学到一半时放下手里的东西,不再学了,又开始干起别的事情来。例如,有的孩子练习钢琴时,开始还把手放在琴键上,没多久就不弹了,开始坐在那里发呆。

有些时候,孩子之所以不能将一件事从头到尾坚持做好是因为缺乏能够起到激励作用的目标。目标对于一个人的行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推动力,如果目标是合适的,正确的,那么人们就会主动发出积极的行动,朝着目标的方向不断努力。但是,如果制定的目标没有吸引力,或是根本是一个人力所不能及,那么这个目标非但不会对人起到任何正面的吸引力,甚至还有可能产生阻力。

明明平时考试成绩在班上总是落后。有一次,他考试成绩有进步,名次跃居班里中等,父母知道后兴奋不已,对他说:“这次进步很大,期末考试一定要考个全班第一!”

听了父母激励的话语,明明不但没有半点喜悦,还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整天唉声叹气。因为他知道,自己在这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就是不吃不睡,使出全身解数,也考不了全班第一名。

可见,家长为激励孩子所设的目标既不能太低,也不能过高。就像篮球架的科学设计那样,如果太容易达到,就不容易形成动力;如果太难达到,就会让人望而却步。只有合适的目标才对孩子有吸引力。

心理学上有一个“篮球架效应”,说的是如果篮球架有两层楼那样高,那么对着两层楼高的篮球架子,几乎谁也别想把球投进篮圈,也就不会有人犯傻了;如果篮球架跟一个人差不多高,随便谁不费多少力气便能“百发百中”,大家也会觉得没啥意思。正是由于现在这个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高度,才使得篮球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项目,引得无数职业篮球运动员奋争不已,也让许许多多的爱好者乐此不疲。

篮球架子的高度启示我们: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最有吸引力,对于这样的目标,人们才会以高度的热情去追求。给孩子树立的目标也是如此,一要让孩子力所能及,二是要让孩子能够不断提高。也就是说,既要让孩子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欣慰,不至于望着高不可攀的“果子”而失望,又不要让孩子毫不费力地轻易摘到“果子”。只有不断给孩子定出一个“篮球架子”那么高的目标,让他“跳一跳,够得着”,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根据篮球架的效应,妈妈可以采用分割目标的方法,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目标,最先拟定容易达到的目标,达到了以后,再开始追求下一个小目标,这样孩子才容易把一件看似很大的事情做到底。就拿学钢琴来说,妈妈在让孩子用功学习时,不要只反复说“好好学习”,而应该“再学习30分钟”,这样就给孩子指出了短期目标,孩子干起来就有了劲头,而达到目标的喜悦会使他增强实现下一个目标的动力。这种分割目标的方法,既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还能提升孩子的行动力。

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每天睡懒觉,630才起床。爸爸强迫他每天早晨5:30起床,6:00开始读英语。一下子提前了一个小时,孩子感到比较为难。妈妈出面调停,允许他6:15起床,他才轻松答应。半个月后,妈妈又让他提前15分钟起床,他又同意了。这样一步一步提高对他的要求,两个月后,他就能在5:30起床了。

总之,妈妈不要从一开始就给孩子提出过高的目标,而使孩子受到挫折。应当适度地定出孩子能够实现,但又有一些难度的小目标,通过小目标的逐步实现,来增加孩子的自信。这样,就可以培养出做任何事都能“持之以恒”的孩子。

编辑:张淑娜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新乐市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