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孩子间的矛盾,就由他们自己去解决

孩子间的矛盾,就由他们自己去解决

2017年03月28日 16:02:43 访问量:510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小伙伴产生矛盾在所难免,今天你撞了我一下,明天我推了你一把的事儿常有发生,可是,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当矛盾出现时,妈妈对于孩子矛盾的处理方法却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际交往。

春天到了,校园里一片姹紫嫣红。在学校的花坛边,除了怒放的鲜花碧绿的垂柳外,还有一位妈妈在拉拉扯扯地质问孩子:“说,到底是谁打你啦?”

孩子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哭泣。

“告诉我是谁,我去找他的家长。”妈妈满脸怒气。

孩子还是呆着不动。

“你怎么跟木头一样,他打你,你就不会打他吗?”妈妈急得一屁股坐在花坛的石凳上,也顾不了上面那层厚厚的灰尘。

“我们约好单挑的……”在妈妈不断的追问下,孩子终于吐出了这几个字。

“什么,单挑?你怎么这么笨不知道叫老师啊!”妈妈卷了袖子,一副不依不饶的架势:“平常我都怎么给你说的?你都听到哪里去啦,白让人家揍一顿啊,嗯?”

这一连串机关枪似的话语射过来,孩子又沉默了,任凭妈妈如何责骂都只是默默流泪……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哪怕受了一丁点儿委屈,妈妈自然心疼得不得了。

每次孩子发生争执时,母亲往往会第一时间介入其中。于是,有的妈妈就开始出面帮孩子讨“公道”,气势汹汹地去找对方算账:“你凭什么打我们家的孩子?”“我非得告诉你爸爸妈妈,让他们收拾你!”“你这个坏小子,竟敢欺负我们家孩子!”

大人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妈妈会因为自己的孩子欺负别人而不好意思,也会因为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负而心痛。但是,这种做法未必可取。

可是根据心理学家们观察,这样处理问题的妈妈反而会让孩子与朋友的关系越变越糟糕。这样的妈妈,为了保护孩子,无意间离间了孩子。爱子心切人之常情,但是这样做会让孩子离伙伴们越来越远。当某天,妈妈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善于与别人交往或者有些不合群的时候,妈妈们得好好想想:是不是自己不经意间阻止了孩子之间的交往?

试想一下,孩子间出现了问题,如果妈妈出面了,那么以后这个孩子就将被大家瞧不起,不爱和他玩:“你除了会告诉妈妈还会干什么?”“胆小鬼!”这时,如果被找麻烦的孩子家长再出面,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两家大人互不相让地打了起来,孩子们却早摒弃前嫌跑一边玩去了。

根据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6岁以上的孩子,在内心深处仍然依恋着自己的妈妈,但他们一般不会表现出来。他们不再希望妈妈只把他们当孩子去宠爱、去呵护。他们正在形成个人的尊严意识,并且希望别人能把他们当独立的人来看待。妈妈们要相信,孩子有能力解决。在孩子的世界里,有孩子自己的规则,妈妈不懂,也不必懂,不必去介入孩子的世界。孩子间的矛盾最好别管。

对于孩子来说,磕磕碰碰很正常。有时只是一时的好胜心引起了小矛盾,也许没有几分钟就会和好。孩子们的世界没有那么复杂,孩子们的游戏有着属于孩子们的规律。让他们在冲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成长。所以,如果孩子发生冲突,一开始妈妈最好是静观其变,先不要干涉,或许在观察过程中妈妈还会有所发现!

孩子对于“规矩”的认识,很多时候就是从与小伙伴们的矛盾中总结出来的。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也许正是孩子从矛盾中学习怎样处理问题的时候。有一天,当孩子长大了进入社会,他们最终得用童年时总结出来的这种“游戏规则”独自去面对生活解决问题。

心理学家们提醒妈妈,不要轻易打扰孩子们去处理游戏规则的过程。往往妈妈的放手,能够培养出孩子独立思考、当机立断的能力。孩子在生活中有了矛盾实在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是一个交流的过程,一个规则制定的过程,更是孩子长大的过程。

在妈妈眼中,孩子长多大都是孩子。但请妈妈们记住:孩子吵架,妈妈不用管,就由他们自己去解决,让他们在矛盾中学会生活,学会与人相处。

编辑:张淑娜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新乐市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