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随笔 > 教海拾贝

教海拾贝

2016年04月26日 08:54:27 访问量:415 作者:张敏芳

如果教学生涯是一条漫长的海岸线,那么老师应当是一个拾贝人。浩瀚教海,浪花如雪,彩贝似花。于我,都是生命的财富,教海拾贝,人生丰赡。

新课改进入课堂,无疑是对数学教师的一个新挑战。经过一番学习探索归纳,我认为:读懂教材,才能把课上得深刻。读懂学生,才能把课上得生动。

1、教前要精心设计。 

备课“备”什么?我认为备课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我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如何去引导,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2、实施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注意的事项。

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课堂上处理好重点、难点与一般知识的关系;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处理好教法与学法的关系。

1)充分体现师生互动

我不倾向自我陶醉式的满堂灌,注重的是学生怎样学到知识,学得深入。如在“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把搜集到的物品放到桌上,有粉笔、磁带盒等。然后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感兴趣的物品的长度。学生开始自主操作,完成后对老师反馈:“你量的物品长是多少?”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我量的是粉笔的长度,7厘米多2毫米。”“我量的是磁带盒的长度是11厘米。”我微笑着问:“你是怎样量的?”那个孩子回答道:“我把粉笔的一头对准0这点,再看另一头对在哪里就可以了。”我继续问:“你又是怎样看的?”学生说:“一个大格代表1厘米,一个小格是1毫米。这儿有7个大格,2个小格。”许多学生鼓掌表示同意。接着是第二位同学展示,他量的是磁带盒的长度。我也同样引导他说明量的过程。在不少学生展示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交流讨论后有的说:“都是长度单位。”有的说:“一个厘米是有10个毫米。”“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借助投影演示介绍:“一大格是l厘米,一小格是l毫米。一大格里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厘米里有10个毫米。”  

本环节中,师生互动的过程在展示学生经验认知水平的同时,已经切入到了对厘米与毫米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1厘米=10毫米的感知、认识过程。心灵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
  
2)有价值的提问

课堂上如何去引导,如何去提问。从什么问题出发,如何深入,如何结束,还要不断地追问,就像名师罗鸣亮老师那样时不时地去装傻。

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去寻找动物的排列规律时,教师出示情境图之后,让学生观察交流,其目的是让学生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以便产生兴趣明确目标。但是要想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不能让学生凭空想像,只关注图的表面现象,而应引导学生在众多的信息中,把相关的数量收集在一起,按照数量间的相互关系,有根有据地提出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不同,教学效果也大相径庭。

如:一教师一直在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也始终围绕这个问题在思考,但教师一问既出,便任由学生回答,不引导、不指点,一心等着自己满意的答案出现。由于二年级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学习能力较低,思维仅仅停留在图中有什么的层面上,学习活动出现了搁浅的现象。

另一教师,在一个学生说出“有小朋友”以后,教师及时追问:“你发现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把“同类活动的”联系在一起,激活了学生对“每组同类活动人物数相加=同类活动一共人数”的原认知,沟通了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水到渠成。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是严格要求与放任自由相结合的。如果一节课一严到底学生会感到很压抑,久而久之便会对你的课堂失去兴趣,从而对这一科失去学习的信心,甚至还会产生抵触的心理,引发不利于课堂教学的事件发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学生被迫去学,根本谈不上学习效果。

所以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不同阶段的喜好。

:低年级可出示一些流行的动画片中的人物: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熊大、熊二等熟知的动画人物编成小故事,扮演各种角色。中高年级也可当小老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如:我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这样创设了情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娃娃为争谁的内角和大而争吵的起来,那谁大谁小呢?我们来帮帮它们判断一下好吗?

4)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亲身去体验,去验证,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学生才能对知识从认知到熟知其真正的内涵。

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时这样做的: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出示长方形方框)它是谁? 师操作,问:这个图形大家认识吗?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在下面的这些物体中有平行四边形吗?(指名找) 最后把这些平行四边形抽象成几何图形。揭示课题:这些平行四边形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注意观察,在拉动的过程中你有哪些发现?谁来说说你有哪些发现?指名回答,生 1: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易变性);生 2:有4条边,4个角(它是四边形);生 3:有2个锐角,2个钝角。师引导:你觉得这两个锐角的大小会怎样?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吗?(根据学生提供的方法进行验证,再进行课件直观演示)当学生说到“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验证。(方法一:推平行线的方法,指名演示——集体验证;方法二:两组对边分别向两边无限延伸永不相交,课件演示)板书此特征并强调:这是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

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上面四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宽。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5)在课堂上常装傻

在教学中,我越发感受到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是很大的,不可低估的,把数学放在了生活中,学生的潜能则像空气一样,充斥着生活的舞台,学生在学习时发挥着自身巨大的能量。所以说老师在课堂上要常装傻,不要把知识告诉学生,因为他们懂得。装傻是一种基本的教学艺术。

3、教后的练习要优化。

1)练习要有“方”。每一次练习都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每一次教学的目标与重、难点成为练习设计的导航。设计的练习既要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又要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别,更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2)练习要有“味”。练习有“味”,指的是练习的设计要兼有一定的生活味、趣味和思考味。

3)练习要有“层”。学生因个体的不同总存在着接受能力、思维空间等方面的差异。因此,练习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创设一定的“层次”,能够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学优生“吃得好”。

4)练习要有“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确实存在着遗忘。因此,练习要把握“时机”。教师应抢在知识遗忘前,组织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复习。 

4、善于反思

一节课下来,一天下来,一星期下来,一学期下来都要回顾、整理。对教学,对自己作深刻反思探究、剖析,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不仅要反思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而且要反思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和数学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达到光辉顶点。

教海无边,拾贝不止。颗颗五彩贝壳璀璨旅途。生命从此光泽如玉,蓬勃如蓝。

编辑:张淑娜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新乐市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